桌山俯瞰开心腑
更新时间:2015-04-27 编辑: admin 浏览 : 次

南非是充满传奇的地方。登上桌山这一“上帝的餐桌”。我们一行朋友都抱有热切的期待。在南非一下飞机,就遇上了来接站的上海老乡,他乡遇故人,上海人开普敦导游与我们一见如故,格外亲切,妻子问上海话忘了吗?导游开怀的笑了,用乡音作答,咯哪能会忘记呀!随后的交流他也就不时吐出上海闲话。
出站见山,我猜这高高耸立远方的即是桌山,导游证实我说对了。桌山在开普敦城区西部。
群山连绵,桌山即主峰,海拔千米有余,亦是群峰的统称。导游介绍,桌山主峰一年四季,呈现三种状态:三分之一时间大风猛烈,缆车停运,禁人登攀,以预防人被风吹走;三分之一的时间登上桌山大雾笼罩,山上山下什么也看不见;三分之一时间晴空万里或薄云缭绕,近可观顶上山石,远可眺四周风光。就看我们幸运否!出团书上早已明文告知因天气原故桌山缆车停运,就只能游信号山而已。
奔向桌山的山路虽有弯道却没有峰峦谷底跌宕起伏的险峻和大起大落,尽管司机在车厢右前方,与中国司机在左前方截然相反,感觉也怪怪的。杂色人种的老司机杰夫由于车技娴熟,就多了一份从容、一份淡然。待人接物则异常热情,自律意识相当浓厚。导游二十年前从上海赴开普敦留学,学的是理工科专业,在上大学时兼职干过导游。可见英语水平不低。转行已经多年,与国旅领队也相识。稳稳坐在前排,一路侃侃而谈,有问必答。到什么山说什么话,让我们知道他对南非的历史文化天象地理都已相当熟悉。
我们从机场过来,挨着驶入海边的信号山、狮子头景区,随后就来到桌山缆车上行站,缆
车站似乎在半山腰。看到游人排队有序上缆车,我们悬着的心一下子放了下来。好运伴我行,脑海里就迸出“一下飞机见餐桌,美景让我先入席。”两句诗。后在维多利亚港看到大雾景象,接续“迷雾缭绕海港岸,云海翻滚白浪奇。”形成七绝一首。有战友在点评《彩虹之国惬意行(开篇)》时写道“万里赴盛宴,一桌巨石餐。”我回复“好运伴随我,云海翻巨澜。”一唱一和,五绝小诗浑然天成,也是真实写照。尤其 令我们惊奇的是新的视野开阔的圆形缆车每次可乘五六十人,在行驶过程中能旋转三百六十度,让每位乘客不用转颈就可以欣赏不同角度的山景。缆车速度也快,一千多米的路程三分钟即可到达。据说1929年,人们就可以乘缆车通过一千二百多米的索道抵达桌山山顶。今天国内各旅游景点缆车遍布。而这种缆车我确是头一回遇到。造价怕也不菲。在缆车上,我看到两位白人情侣,沿着崎岖山道徒步向上攀登,有一种不达山顶誓不罢休的气势,令人羡慕。
秋天了早晨阴凉,太阳一出山上升温极快。导游关照我们要涂上防晒霜,预防紫外线强烈照射。走出缆车,导游先把我们领到了桌山圆形铜塑立体图形前,来个简要介绍。随后让我们自行溜达,看看景、拍拍照。
远眺维多利亚港白雾缭绕,回望群山云蒸霞蔚,俯瞰海面雾海茫茫,四周均充满神奇莫测的景象,宛如仙境,真是叹为观止。山顶有观景平台,行走栈道,险峻处有城墙护壁,绳索阻拦。顶着蔚蓝色的天空,沿着长一千五百米,宽二百多米的开放山顶兜一圈。只见怪石遍地,磊石叠加,形状各异,说啥像啥,天构地造,就看你有没有发现的眼睛、想象的脑壳。怪不得桌山被称为上帝的餐桌。誉为世界新七大自然奇迹之一。
不巧的是依然在劳动节假日期内,山上游人如织,本地人、观光客、白兄黑妹杂色人比比皆是,选景拍照,也是你还未拍毕他已来抢镜。山岩中有不惧人的豚鼠、岩兔。见一个十来岁的白人孩子,见到一头灰色岩兔,走到岩石上,兴奋的叽里呱啦说着洋话,岩兔也不慌张,不紧不慢从这块岩石下钻进去,又从那个岩洞旁窜出来。我赶紧拿出相机,但岩兔又钻进了草丛里。随手胡乱朝草丛方向拍了几张照,回家后仔细一瞧,始终也没在数码图片中找到岩兔的影子。
还是乘缆车下山,排队中,几位黑人游客问我们来自哪里!同队中有两个年轻人就用英语与他们攀谈起来。有位年轻黑人还要求我们教他学几句汉语。并说会去中国北京看看。
车开到中国餐馆,在车上看山腰松林郁郁葱葱,沿山建筑欧风西雨,庭院花木扶苏,街道美观整洁,十分养眼舒心。午餐六菜一汤有荤有素。菜肴丰盛清淡,米饭香糯可口,适合我们上海人胃口。曾去过多个国家旅游的朋友不免感叹,这一顿饭要比其他国家都吃得好。出乎意料的是我们以后的中西餐一顿好于一顿,犹如雨后春笋节节高。晚上临睡前,我填了几首词作。一首《鹧鸪天》,记录了游桌山盛况:
鲲鹏飞来始觉痴,秋花漫雾峰岚时,桌山俯瞰开心腑,云海绵绵飘拂迟。
景胜画,乐滋滋,若隐若现良港诗,悠闲岩兔穿梭爪,遐迩奇观天下知。
---文图/石 淦